天津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外语培训 > 企鹅家族英语塑造学习型大脑
天津
[切换城市]

企鹅家族英语塑造学习型大脑

更新时间:2020-03-21 14:59:30 浏览次数:204次
区域: 天津 > 河西 > 越秀路
类别:少儿英语培训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彩悦城二楼
01“三千万词汇鸿沟”到底是怎么来的?

《父母的语言》一书的作者达娜•萨斯金德 (Dana Suskind),是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小儿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医学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和主任,也是白宫的“结束成绩差距”倡议的发起人之一。
作者在人工耳蜗植入研究项目中发现:两位耳蜗植入患者扎克和米歇尔,在手术成功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康复结果。扎克性格活泼开朗,就读于一所公立学校,阅读水平达到了正常的三年级水平;同样上三年级的米歇尔却不得不在“特殊教室”里学习。只会比划简单的手语和说一点点话的她,阅读能力仅达到幼儿园水平。
萨斯金德医生不解:他们明明有着同样的智力、同样深爱他们的父母、同样的先天性耳聋,并同样接受高端仪器,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
经过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后,作者发现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每个孩子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被开发,但是这些潜力的开发程度却被早期语言环境中的3000多万词汇量拉开差距。
需要强调的是,这3000万词汇量的差距并不是指3000万个不同的词汇,而是说话的总量,包括那些重复的话语,但重复且毫无意义的话语,如3000万次“闭嘴”,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益处。在这些词汇量中,语言的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和“肯定反馈”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千亿条神经元潜能,能转化成诸多不同的潜力。但是,这些神经元需要关键性的类神经连接,如同无数个独立的电话亭需要连接线一样。
每个人从出生到三岁时,大脑每一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然而数量如此庞大的类神经连接如果长期保留,那么大脑将不堪负荷。因此我们的大脑将通过一个叫作“突触削减”的过程,削除不必要的类神经连接,淘汰较弱或不经常使用的部分。
我们的大脑早早地就被所处的环境塑造完成,例证就是语言的学习。婴儿时期的我们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在神经可塑的鼎盛时期,婴儿的大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包括德语的元音变音、汉语拼音、马赛族语的轻微内爆音等各种复杂细微的差别。然而在一岁结束之前,幼儿就已经显露出对母语语音的忠诚性。


细化到语言学习上,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父母究竟怎么做,才能缩短或者消灭3000万词汇的鸿沟?这才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02
交流中词汇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UIUC)在2015年开展的一项实验,他们一共邀请了二十位年龄在1-3岁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观察亲子之间的交流情况,并跟踪参加实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情况。
他们发现:在亲子交流中,父母所使用的词汇的多样性与准确性,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能力的提升呈现出紧密的正相关性。在孩子一岁半时,父母在交流中所使用的词汇质量,直接影响了孩子在两岁半时的语言应用能力。相比起交流词汇量较少的孩子,与父母交流质量更高的儿童在两岁半时的词汇量要高出30%。

那么,父母使用词汇的质量是否是由父母本身的教育、社会、经济背景所决定的呢?实验组依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事实上,在与1-3岁的儿童交流过程中,考虑到孩子的理解力,并不需要使用那些艰涩难懂的生词。同时专家也发现,父母使用的语法、句型是否多变,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并没有什么显著提升。如何将简单的单词说的准确、灵活,是交流的关键。

以动词为例,在实验中,有九个动词被全部二十位家长使用到,分别是“do, get, go, have, look, play, put, see, want”,实验组把这些动词归类为“轻动词”。
这些动词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现,然而它们都缺乏性,表意含糊,就像中文中的“做作业”和“做大人”中的“做”字的不同含义一样,这类词在使用中往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推导出实际的意义。

专家认为,“轻动词”虽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表达形式,但对于孩子来说,却不够具体,会增加语言的模糊性,使他们无法更准确的表达自我。将这些词稍稍转变一下,就可以让孩子更的理解词与词之间的不同与差别。

例如,在实验中,20位家长共175次在孩子玩耍时使用“play”一词,而仅有三位家长在孩子玩耍时,把“bounce(跳), lift(举起), toss(扔)”等游玩中的具体动作当做和孩子交流的一部分。

具体的动词的使用,也显著地提升了孩子对相应文字的理解力与词汇量,使得孩子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表达意思更为、灵活。

实际上,对于1-3岁的孩子,词汇量的积累,同样也是思维和理解力的训练,单纯的“背单词”并没有显著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词汇的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用学会的语言去地表达。
这也是为什么企鹅家族英语的课堂拒绝单纯的学习单词的原因,而是创造孩子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孩子沉浸其中,通过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游戏、英文歌曲、绘本故事、区域角的联系等,让孩子在场景中运用句子、使用句子,通过句子积累词汇、理解词汇,终达到整句输出的效果。

03用语之外的说话方式同样重要
到了孩子三到五岁这个阶段,较为复杂的句子描述和事项交流,就成为了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6年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很多时候父母并不知道在和孩子交流时,究竟什么样的说话方式是对的。该实验组共邀请了32位三岁至五岁之间的儿童与他们的家长参加,实验的方法是让孩子和家长一同面对一面电脑屏幕,屏幕中每次出现六个物体,家长要通过描述让孩子选择屏幕中被实验组指定的某样物体,通过摄像机对孩子目光方向的捕捉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该儿童是否理解、以何种速度理解父母所描述的物体是什么。

经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后,发现:孩子能否理解父母说的话,与父母和孩子交流的频率并无明显关联,而是父母描述物品的方式和用语决定孩子的理解程度。

首先,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语速问题。专家们惊讶的发现,大部分家长在与学龄前儿童交流时,保持着他们和成年人交流中相同的语速,而并没有针对孩子的理解力与信息处理能力相应地降低描述物品时用语的速度。

其次,则是家长常常把复杂的形容词与定语放在目标物品前去描述它,尤其是当屏幕中的目标物体与其他物体较为相似时(如印着斑点图案雨伞与印着条纹图案的雨伞同时出现),这一点更加严重。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尚不具备处理这样的长难句的能力与习惯,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这类描述时往往会困惑不解。

实际上,要改变这些并不困难。研究人员的建议是,家长应当改变已有的表达习惯,用更适应孩子思维与能力的表达方式与之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家长语言中表达的内涵,从而学会其中的语义。一方面,在与三至五岁儿童交流时,家长相应地降低自己的语速,适应孩子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当面临涉及到多个修饰词的复杂事物的描述时,家长应主动改变自己的描述方式。

例如,相比起“长方形的桌子”的描述,“这是个桌子,它是长方形的”的交流方式更能获得孩子的理解。

专家解释称,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在语法上更为复杂,让孩子难以抓取词语中的主要部分,而先将物品的主干抛出的做法,则能更明确地表达出意思的核心,让孩子首先理解目标是“桌子”,此后才是“长方形”这一限制条件。
这样的表达也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对于形容词与物体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企鹅家族英语教材的研发人戴安娜博士,从事英语语言教育工作近 30 年,既是资深的学龄前及中学教师、培训师、作家、语言和课程顾问,拥有超过25年以上为少儿编写英语教科书的经验。作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特邀专家,为广大青少年编撰英语教材,编写的著作有《Primary Colors》《Cambridge English Worldwide》《Cambridge English for Schools》。

她深谙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采用严格的分龄体系、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研发出了针对2-3岁的tots亲子课程、3-6岁的level独立课程,7-12岁的Grade高阶飞跃课程,让家长有针对性的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语言程度,轻松的选择出适合孩子的英文课程。
举个例子,在level 1教材的编撰上,我们就采取了适合3-4孩子理解能力的句型,而不是较为复杂的有过多修饰词、形容词的长句子。

04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方能良性循环

日常交流中的用词用语,对学龄前儿童积累词汇,锻炼表达与理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想要在学校的语文学习与文学练习中占得先机,仅有口头表达是捉襟见肘的。
在201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芝加哥大学的学者们发现,在儿童1-6岁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将来的语文课堂学习有着良性的促进作用。根据他们的统计资料,父母是否花时间带领学龄前儿童培养阅读习惯,与孩子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联性。学龄前就在父母的引导下进行阅读的孩子,往往在词汇量、阅读习惯与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上更为突出。
专家们发现,由于儿童本身并不具备独立进行阅读的能力,幼儿读书实际上是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完成的,本质上也是一个孩子与父母交流的过程。相较于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与书本相结合的互动,往往能起到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父母通过解释书本中的插图与故事,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书中的表意,而书本的内容相较于口头对话往往更规范、更抽象,这样的内容也更符合之后的课堂学习的要求与范式。
经过父母的口头解释,孩子能更早懂得这些未来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与知识,是简单的日常交流所做不到的。

在《不平等的童年》中,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提出了的教育“文化资本”的概念,即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父母有多少资金、人脉等“金钱资本”,而是取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文化资本”。语言的学习既不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也不是之乎者也的学术论文。事实上,从语言诞生开始,它的价值就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样地,能否学好语言的关键也在于能否贴近生活的实际。
对于蹒跚学步的幼童而言,打好语言和学习的基础,并不需要父母有多渊博的学识,有时需要的只是一个思维的转变。
“3000万词汇的鸿沟”并不是阶级的鸿沟,也不是能力的鸿沟,跨越它所需要的,有时只是更科学的交流手段和更合理的思维方式。
天津外语培训相关信息
2022-05-26
天津国际日语中级培训
和平-和平周边
2022-05-25
2022-05-24
天津国际日语培训
和平-和平周边
2022-05-24
2022-05-13
注册时间:2020年03月14日
UID:678054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